2007年10月23日 星期二

成本高~台電酸菜白肉要漲價囉~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71023/17/mwam.html

以酸菜白肉鍋打響名號,已經有45年歷史的台電員工餐廳,傳出因為受不了原物料價格飆漲壓力,醞釀調漲價格,否則即將關門大吉。消息一傳出,台電員工們相當驚訝,福利處董事也趕緊出來澄清,表示員工餐廳只是反映成本要漲價,並沒有要結束營業。
在寒冷的冬天吃上一鍋熱騰騰的火鍋,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這家台電老字號的員工餐廳,從開店到現在已經有45年歷史,民國51年,孫運璿擔任台電總經理的時候,在因緣巧合下,引薦自己最愛吃的東北家鄉菜酸菜白肉鍋,進駐員工餐廳,美味的酸菜白肉鍋,竟成為店裡的金字招牌,也是台電員工記憶中的美好滋味。
酸菜白肉、涼拌三絲、凍豆腐到豬血、蔥油餅,原汁原味的東北菜令人垂涎三尺,這家台電的員工餐廳,陪伴老員工們走過將近一甲子的時間,每逢聚會,台電員工們總會來這裡小酌一番,不過現在卻傳出,開業40多年的老店,受不了物價飆漲,就要關門了。
看看現在蔥價一斤200元,連香菜一斤也要價500元,受不了食材價格飆漲加上一個月2萬元的租金,壓得火鍋店老闆喘不過氣,只好在12號向台電提出申請,把原本一鍋350塊的白肉鍋調漲為380元,申請結果都還沒出爐,就引來關門大吉的話題,這種另類的廣告,想必讓業者也感到相當意外!

2007年10月19日 星期五

狂賀!!鼎泰豐關係企業『包包家族』包家三當家產生了!





今天聽完NSY好友熊建劬博士(熊三)的演講後!!
『包包家族』終於產生『包三大當家』,另號『包三金釵』!!
特別訂定為『包家國慶日』!
普天同慶,舉國歡騰阿!!
大家一起為『包三金釵』加油!!當選啦!

大當家--『蘇包大』--家族內常稱『蘇大』
二當家--『陳包二』--家族內常稱『陳二』
三當家--『尤包三』--家族內常稱『尤三』

2007年10月18日 星期四

二○○七年搞笑諾貝爾獎 恭喜華人再度得獎(台中喔!)

二○○七年搞笑諾貝爾獎(Ig Nobel )


編輯 Gene 報導

今年的搞笑諾貝爾獎終於千呼萬喚始出來了,今年的經濟獎得主,由台灣台中的發明家奪得!

搞笑諾貝爾獎和諾貝爾獎一樣,在每年十月初頒發,主辦單位是科學幽默雜誌Annals of Improbable Research (AIR), 其名借用自「不名譽」(ignoble),本身就帶有貶低意味,以表彰那些「無法重做亦不應被重現」(can not and should not be reproduced)的科學成就。它在1991年首次舉辦,每次都在正式諾貝爾獎得主出爐前舉辦。今年已經是第十七屆,四日在哈佛大學Sanders Theatre舉行頒獎典禮。儘管如此,搞笑諾貝爾的得獎主題,也都是曾經在權威的專業學術期刊上的發表,多數得獎者也認同它是一種另類的榮譽,雖然沒有 獎金,而且要自付旅費,不過每年都能從正牌諾貝爾獎得主手中領獎。AIR總編輯Marc Abrahams表示,本獎項是想叫人開懷一笑,但也希望啟人深思。

經濟學獎:銀行捕盜網

今年的搞笑諾貝爾經濟學獎,首度由華人榮獲,他是來自台灣台中的謝國楨,得獎創舉是發明銀行捕盜網,其設計還用上戰機彈射掃描系統和紅外線鎖定儀。捕盜網 可裝設在銀行入口處之上,在搶匪衝入銀行時,其紅外線鎖定儀會探測搶匪位置,然後藏於天花板的鎢合金鋼索繩網會趁搶匪不注意時從天而降,把搶匪一網打盡, 接著再把搶匪吊在半空,避免銀行的經濟損 [1]。可惜的是,頒獎大會無法找到謝國楨的下落,Abrahams認為他或許被自己發明的機器給捉走了。

這是台灣第二次得獎紀錄,1995年立法院打群架事件,榮獲得搞笑諾貝爾和平獎。

醫學獎:吞劍的副作用

搞笑諾貝爾醫學獎由英國的Brian Witcombe和美國田納西州的Dan Meyer共同榮獲,他們的研究指出,表演吞劍其實一點也不輕鬆,還會造成喉嚨損傷和食道穿孔 [2]。他指出,對大部分吞劍表演者來說,吞一把劍不算什麼,不過吞劍傷害尤其容易發生在吞入多把劍後,Meyer個人在2005年就因一次吞入多把劍,事後整整一個月僅能進食流質食物。

Meyer還在頒獎大會上表演吞劍。

物理學獎:被單怎麼起皺紋?

哈佛大學應用數學家L. Mahadevan和智利聖地亞哥大學的Enrique Cerda Villablanca透過研究床單如何變皺,得出一項「皺床單公式」[3-5]。他們認為,類似床單褶皺的現象也出現在其他布料、人類和動物的皮膚等,而且這些褶皺都可以通過一個簡單的公式算出。

生物學獎:和人同床共枕的微生物

荷蘭Eindhove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的 Johanna E.M.H. van Bronswijk因一份普查報告而獲獎,他調查出和人類同床異夢的生物,如蝨子、昆蟲、蜘蛛、細菌、藻類和真菌共有多少 [6-9]。

化學獎:從牛糞中提練出的香草味

日本國際醫學中心的食品科學家山本麻由(Mayu Yamamoto)發明從牛糞中粹取出香草香精的方法 [10],而榮獲搞笑諾貝爾化學獎。不過山本麻由指出,從牛糞提煉出的香草精,應該不會用在食品加工上,頂多當洗髮精或蠟蠋的芳香劑。為了慶賀她的創舉, 麻州劍橋市的雪糕店Toscanini's Ice Cream還贊助提供了香草口味冰琪琳,並且命名為「Yum-a-Moto Vanilla Twist」。

語言學獎:老鼠能分辨日語或荷蘭語嗎?

西班牙巴塞隆納大學的 Juan Manuel Toro、Josep B. Trobalon和 Núria Sebastián-Gallés發現,原來大鼠是分辦不出倒著說的日語和倒著說的荷蘭語有何差別的 [11],而勇奪搞笑諾貝爾語言學獎。

文學獎:冠詞對索引造成的問題

澳洲的 Glenda Browne對英文冠詞「The」情有獨鐘,她發現「The」會造成編輯索引的困難 [12]。

營養學獎:為何人們愛大吃大喝?

美國康乃爾大學的Brian Wansink發現,如果用一種無底碗,該碗裝有導管,會在實驗者喝湯時,趁他們不注意時,偷偷加入更多的湯以繼碗,讓實驗者的眼睛被所見蒙蔽,不小心喝了更多湯而不自覺 [13, 14]。他們發現,實驗者在該情況下,比平時多喝了七成多的湯卻不覺得更飽, 顯示人們是用眼睛來判斷吃了多少,而非用肚子

飛行學獎:威爾剛有助調整時差

阿根廷Universidad Nacional de Quilmes的Patricia V. Agostino、Santiago A. Plano和Diego A. Golombek的獲獎研究是一項倉鼠時差試驗。他們利用不同時間開關燈造成倉鼠產生時差,然後給牠們服用抗陽痿藥物威爾剛,結果發現,倉鼠服用威爾剛 後,適應六小時時差所需時間減少了百分之五十 [15]。

和平獎:讓敵人斷背搞基的化武

美國空軍實驗室嘗試研發一種化武春藥,可以讓敵軍對同袍產生強烈性慾,然後忙著搞基炒飯而無心戀戰,因而獲得今年搞笑諾貝爾和平獎。不過美國軍方拒絕派人領獎,理由是沒人願意承認主意是他出的 [16]。

今年有六位真正的諾貝爾獎得主擔任頒獎人,包括2006年的生理醫學獎得主Craig C. Mello、1998年物理學獎得主Robert Laughlin、1993年的生理醫學獎得主Richard J. Roberts、1986年的化學獎得主Dudley Herschbach、1979年物理學獎得主Sheldon L. Glashow以及1976年化學獎得主William Lipscomb。幾位正牌諾貝爾獎得主還出現在頒獎禮的歌劇表演「雞vs.蛋」上,他們分別扮演雞和蛋娛樂觀眾,回應今年頒獎禮「雞」的主題。受邀回爐 參加這個盛事的還包括不少往屆搞笑諾貝爾獎得主。獲獎者只能獲得證書和獎座,獎座是由廉價材料制成的手工藝品,所以很有可能在四個禮拜內自行解體。

原學術論文:
1. U.S. patent #6,219,959, granted on April 24, 2001, for a "net trapping system for capturing a robber immediately."
2. " Sword Swallowing and Its Side Effects," Brian Witcombe and Dan Meyer,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December 23, 2006, vol. 333, pp. 1285-7.
3. "Wrinkling of an Elastic Sheet Under Tension," E. Cerda, K. Ravi-Chandar, L. Mahadevan, Nature, vol. 419, October 10, 2002, pp. 579-80.
4. " Geometry and Physics of Wrinkling," E. Cerda and L. Mahadevan,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fol. 90, no. 7, February 21, 2003, pp. 074302/1-4.
5. " Elements of Draping," E. Cerda, L. Mahadevan and J. Passini,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vol. 101, no. 7, 2004, pp. 1806-10.
6. " Huis, Bed en Beestjes" [House, Bed and Bugs], J.E.M.H. van Bronswijk, Nederlands Tijdschrift voor Geneeskunde, vol. 116, no. 20, May 13, 1972, pp. 825-31.
7. " Het Stof, de Mijten en het Bed" [Dust, Mites and Bedding]. J.E.M.H. van Bronswijk Vakblad voor Biologen, vol. 53, no. 2, 1973, pp. 22-5.
8. "Autotrophic Organisms in Mattress Dust in the Netherlands," B. van de Lustgraaf, J.H.H.M. Klerkx, J.E.M.H. van Bronswijk, Acta Botanica Neerlandica, vol. 27, no. 2, 1978, pp 125-8.
9. "A Bed Ecosystem," J.E.M.H. van Bronswijk, Lecture Abstracts -- 1st Benelux Congress of Zoology, Leuven, November 4-5, 1994, p. 36.
10. "Novel Production Method for Plant Polyphenol from Livestock Excrement Using Subcritical Water Reaction," Mayu Yamamoto, International Medical Center of Japan.
11. " Effects of Backward Speech and Speaker Variability in Language Discrimination by Rats," Juan M. Toro, Josep B. Trobalon and Núria Sebastián-Gallé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Animal Behavior Processes, vol. 31, no. 1, January 2005, pp 95-100.
12. " The Definite Article: Acknowledging 'The' in Index Entries," Glenda Browne, The Indexer, vol. 22, no. 3 April 2001, pp. 119-22.
13. " Bottomless Bowls: Why Visual Cues of Portion Size May Influence Intake," Brian Wansink, James E. Painter and Jill North, Obesity Research, vol. 13, no. 1, January 2005, pp. 93-100.
14. Mindless Eating: Why We Eat More Than We Think, Brian Wansink, Bantom Books, 2006, ISBN 0553804340.
15. " Sildenafil Accelerates Reentrainment of Circadian Rhythms After Advancing Light Schedules," Patricia V. Agostino, Santiago A. Plano and Diego A. Golombek,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vol. 104, no. 23, June 5 2007, pp. 9834-9.
16. " Harassing, Annoying, and 'Bad Guy' Identifying Chemicals," Wright Laboratory, WL/FIVR, Wright Patterson Air Force Base, Ohio, June 1, 1994.

參考來源:

生物:熱戀傷痕?分手其實並不難

生物:熱戀傷痕?分手其實並不難


編輯 LIU, Cha-Hsuan 報導

一項由美國西北大學主持的研究發現:戀愛中的人們可能高估了分手所會帶來的傷痛。

研究小組邀請交往兩個月以上的男女朋友參與一項戀愛行為研究調查。在為期38周的研究期間,受試者每隔兩個禮拜便須上網完成一份線上問卷。問卷內容包括 了:受試者自認在戀愛期間的愛情強度、自我評估一旦分手時可能承受的傷痛,以及真正分手後的實際傷痛。本研究分析了在最初六個月便與男女朋友分手的26個 受試者(10名女性與16位男性)的問卷結果,並將分手前兩個禮拜自估的傷痛報告,與分手後的四個時間點所報告的實際傷痛進行比較。

研究分析發現,戀愛中的人(尤其是那些自認為愛得瘋狂的受試者)比他們自己想像的更為輕易地、甚至能馬上就做出分手的決定。雖然自認在熱戀中的人在面對分 手時所感受的痛苦程度,是比一般戀人面對分手時為高。但這些原本以為無法忍受分手事實的受試者,在分手後所感受到的憂傷程度比他們在關係破裂前所做的預測 值低很多。這些為愛瘋狂受試者可能覺得自己正經歷一段如同羅密歐與茱麗葉般至死不渝的愛情,但他們在真實生活中分手的情感苦痛卻遠不及那對莎士比亞悲劇小 戀人。研究結果顯示出他們的傷感程度遠低於自我的悲慘預測,分手其實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糟糕。

根據 ScienceDaily 的報導,美國西北大學心理學家Eli Finkel指出目前有愈來愈多的文獻顯示:人們在預測遇到造成重大傷痛事件(比如:失戀)的情緒時,較容易忽略其他有正面影響的事件(比如:恢復單身的 好處),同時對於事件發生當下的認知理解能力也明顯低落。但另一方面,研究報告主要撰寫人Paul Eastwick則認為人的恢復力實在快過對自己的想像,走出傷痛並不困難。

長久已來,失戀的傷痛總是戲劇歌曲中所唱頌的主題。姑且不論科學研究預測與實際傷痛的差異程度,是不是因為失戀的人無力去預見積極正面的事件,或者熱戀中 的人低估了自我恢復能力,但一段羅曼史的結束似乎不如一般人認為的那麼慘烈。傷心雖然在所難免,不過,面對分手也許不難!

原學術論文:
Eastwick, P., Eli J. Finkel, E. J., Krishnamurti, T. and Loewenstein, G. (in press). Mispredicting distress following romantic breakup: Revealing the time course of the affective forecasting error. Th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參考來源:

超強的Buffalo!